【印度聖城-人性的各種面貌】第一篇-抵達





Also read:
Also read:
一年365天的生活,順順利利的日子通常少之又少,即使是在國外旅行、工作,看起來似乎過得很精彩,實際上💩永遠比🍭多。
大家都知道錢要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其實,快樂也可以存起來喔😜
「儲蓄快樂」聽起來有點抽象,如果有看過哈利波特的話,在主角對抗佛地魔、施展咒語時,就需要用到他的快樂回憶。
生活也是一樣的,我們都需要存起來一些甜,讓自己更好的去面對💩。
在印度工作的這兩年,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了一些公司老闆、創業家,不過真正能跟我變成朋友、聊得來的,大概都有那麼一點「奇怪」。
S先生就是那奇怪的人之一,白手起家,不到四十歲就財富自由,公司丟給經理人打理,然後跑去斜槓當搖滾歌手,巡迴印度演出。可能身邊朋友財富自由的案例聽多了,我不覺得這有多特別,倒是有件事,我必須用「神奇」來形容他….
「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形狀」那你知道你喜歡的形狀是什麼嗎? 前幾天參加了Relab創辦人叉叉的導覽團,去了這個《當代購物體驗製造機》特展,不只是把消費數據和理論轉化成圖表和故事而已,有趣的是很多互動裝置,去測出你的購物慾,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消費數據故事
在國外旅行時,遇到很多外國背包客,只要是女生、長途旅行的,多多少少都遇過變態。
其實不論是工作還是旅行,我遇到99.9%都是很好的人,而那0.1%也不能說是壞人,沒有對我造成危險,只能說是騷擾。但這種事情呀,就算是久久遇上一次,也讓人夠受的了。
現在的我,不再是當時的傻白甜,也希望,如果有看我文章的年輕女孩,能夠從我的故事學會如何應對……
在住到號稱亞洲矽谷的班加羅爾之前,其實一大半的印度都走過了,還會被印度人誤以為是當地人(印度有很多種族,部分的印度人和我們台灣人臉孔類似),自以為我已經懂印度。
殊不知,我只不過是一直被印度有錢人和高知識份子的粉紅泡泡包圍著。
雖然之前去過班加羅爾,但若不是為了參加文創市集、住在郊區的朋友家,就是辦台商聚會,地點都是偏高級的住商混和區,從沒機會見識到真正的班式混亂或典型印度式的爾虞我詐。
我曾對所謂的「愛自己」很困惑。我把自己打理得漂漂亮亮的,努力把人生過得充實有理想,但夜深人靜時,面對自己,我卻滿目瘡痍;我也曾身陷在,那些不是讓我很開心的關係中,看著同枕的伴侶,既熟悉又陌生,我問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我們愛得這麼認真,卻又無能為力。有人說,愛別人之前要先愛自己。但,自己是誰? 如何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