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ght
|

【國際志工旅行適合你嗎?】不要當海外志工/交換食宿的13個理由

在背包客圈內盛行的各種旅遊方式:沙發衝浪、志工換宿、搭便車、共乘、廉航等,我都試過,有鑑於大部分的網路文章把它寫得過於美好,這一系列的【XX旅行適合你嗎?】,將從我這幾年嘗試過各種方式的旅行經驗,分享給大家。

聲明:對我而言,到國外做志工換宿或是國際志工服務(這兩者的工作內容和目標不太相同,但會遇到的狀況滿類似的),一方面是因為我有著對社會服務的理想,另一方面,是希望可以藉此和當地人有著較長期和深入的交流、也交到有相同理想的國外朋友。實際上真的有不太好的經驗算少數,不是要大家都別嘗試,這篇純粹分享較少人會討論的一面,只是希望讓想申請國際志工的人,能在事前有些中肯建議和基本認知,而非完全的美好想像。

1959995_596213160453738_271759202_n
在歐洲的永續有機農場做志工交換食宿,一群苦中做樂的國際志工

1.出國當志工其實很花錢

很多人選擇海外志工的原因,是因為可以節省旅行開銷,其實並不然。

除非是像我已經旅行了一陣子,交了各國的朋友,直接和當地可以信任的機構接洽之外,通常一般人當國際志工有兩種媒介。一種是像我第一次出國時使用的志工換宿媒合平台Workaway(裡面除了有NGO、農場之外,有各式各樣的志工項目,其它有名的志工換宿平台為WWOOFing、HELPx),註冊費用約台幣一千元,不過所有交通和旅遊行程都得自理(很多地點偏僻更遙遠),萬一出了任何狀況,或你遇到不好的host想提前離開,額外的旅遊費用當然都得自己負擔,所以建議還是準備好足夠的旅遊費用再出國。

另一種,是已經包裝成像旅遊套裝行程的海外志工計劃,出去一周就大約台幣一萬元起跳,或是聲稱免費,但食宿費用還是非常高(有些會說明內含捐款費用),好處是服務內容比較完善,適合很少自助旅行或是懶得自己安排的人。舉例來說,我在印度遇到一些歐洲志工,每個月費用至少台幣三萬元,高的快十萬,但實際上,除非是在孟買租房子,通常同樣的價錢在其它印度城市已經可以租到非常好的一整層房子了(如果對到印度當志工有興趣的,可以留言問我,我認識當地不收費或費用合理的NGO,不過請告訴我你對哪類型有興趣、預計當志工的時間等)。

Tip:只是單純想省錢旅行的,志工旅行可能不太適合你,可以參考「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 visa),邊打工賺錢邊旅遊;很想要當志工,又希望可以省錢的,有些單位提供生活津貼或零用金的志工計畫,像是國合會、ICYE的Volunteering Matters等,只是通常為長期計畫,需要有特殊專長、有面試等手續申請(這部分感謝讀者提醒補充)。

2.旅遊時間被壓縮/彈性降低

不論是哪種志工,通常都是周一到周五工作4-6小時,扣掉工作時間後,可以旅遊的時間真的不多,頂多周末可以到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尤其是那種到偏鄉當志工的,交通不便,就得等到當完志工才能旅遊了。

因此,如果是單純想省錢旅遊或想體驗當地文化的人,不過假期時間很短的人,建議不要做志工交換,可以搜尋其他旅遊的方式(可參考:如何用17萬旅遊歐洲一年【旅行工具包】便宜環遊世界很簡單-交通篇)。

擔任國際志工的目標,還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很重要。像我自己是希望可以對當地有些回饋,同時,我的時間本來就很彈性,所以第一次出國做志工換宿時,只有先安排前兩個host,接著就以一個月旅遊、一個月當志工的方式,做比較深度的旅行。

Tip:想要踏遍各大景點但假期短暫的,還是自助旅行可能比較適合你;時間允許的人,可以像我一樣交叉安排志工和旅行計畫,或是有少數志工計畫有比較彈性的假期時間。

3.出國當志工無法解決或是逃避你的問題

之前看過有人說,單身旅行的人通常有「三失」:失戀、失業、失去人生方向,當海外志工的人,除了有些人是對該社會議題很有熱情之外,很多真的也是如此,想藉由不一樣的體驗,重新「找回自己」。

我真的覺得網路上的文章過度歌頌出國這件事,好像踏上不一樣的土地,改變就會發生。在長途旅行的路上,我遇過很多旅行一年以上、或志工換宿的年輕人,一開始感覺很酷,相處了一陣子之後才發現,他們大多對人生徬徨,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做志工的內容對他們一點幫助也沒有;也很多人因為生活乏味、不喜歡原本的工作,想要出去體驗「單純的生活」,在國外的時候也許覺得很棒,好像找到了那個生活的美好,但等到錢花完、回到台灣後,又回到殘酷的現實。

坦白說,我這些階段都經歷過,最後真正讓我找到自己所謂理想中的志業和生活,不是旅行,也不是當國際志工,而是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嘗試和修正。如果你在自己的國家無法達成的,出國短期的體驗更無法解決你的問題。

Tip:與其花大錢買機票出國,不如坐下來,把你出國想達成的目標/改變的問題列下來,腦力激盪看看,能否在台灣達成;至於想好好生活的、找到快樂的,別以為出國就可以改掉你的欲求不滿了,在郊外露營也可以體驗簡單生活呀…。

4.當國際志工不是件好玩的事

很多人抱持著出國玩的心態當志工,但這實際上就是份工作,而且還沒有報酬。除非你是以特殊專長當志工、坐辦公室內,大部分不要求工作經歷的國際志工,工作內容通常都是勞動性質,非常耗體力的,尤其是那種要幫忙搭建設備的,都得在大太陽底下工作;另外,住的房子、設施大都很基礎,只要乾淨就要偷笑了。

曾經,在歐洲一個推廣自給自足的有機農場,一個澳洲志工不停抱怨工時太長、工作內容辛苦無聊(這在host檔案上都有清楚說明),開始計算如果在澳洲做同樣的事,他可以有多少的收入….;在印度的時候,實習的社企老闆跟我抱怨說,一堆美國和中國學生做到一半就落跑(還好不是台灣人)。老話一句,目標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很重要,純粹想要玩的建議別當志工,像我一樣體力差的,就盡量別找那種勞動性質的志工了。

Tip:想玩的就好好去玩,想賺錢的就好好去賺錢,想要住的舒舒服服就去豪華飯店吧;記得選擇你比較感興趣的志工內容,否則工作本身通常是乏味的,如果做的是你不喜歡的工作內容,反而更痛苦。

5.幫別人前要先幫自己,否則會是場災難

雖然到海外當志工,通常有個機構照應,交換食宿也有host,感覺起來好像比完全自助旅行簡單,實際上沒有更簡單,有的時候還更麻煩。

在某種程度上,這就像是在國外獨立生活,畢竟不是單純的旅遊團,沒有人有義務幫你打點好所有一切,尤其如果你參加的是那種不是都台灣人的志工團,一定會遇到語言、生活大小事等的問題需要解決。

Tip:不會自己煮菜洗衣服的,或行前google個簽證、買機票、做功課,都要別人幫忙的,除非帶個貼身秘書出門,建議學好了再出國吧(但如果真的需要人幫忙的,出國在外,也不用不好意思求救啦)。

6.安全沒保障

這點取決於你接洽的機構或使用的志工媒合平台,就我目前看過的,很多網路上的海外志工計畫和志工交換食宿,通常都沒有額外提供保險,必須要自理。

雖然做任何事本來都有風險,但到國外,畢竟沒有親人照應,語言和各國情況都不太相同,尤其如果做的志工服務地點距離市區遙遠、在落後國家,或是工作性質偏勞動或在戶外的,多少風險比較大一點。

有次旅行的路上,和一位每年固定到印度當半年志工的加拿大人聊天,他提醒過我,因為該地區處於高海拔,他遇過兩次有年輕人因為高山症而死亡(發生的太快還來不及送醫)。而我自己曾經在印度只是拜訪一間救助野生動物的NGO,一隻聽說全園區最乖的猴子突然抓狂咬我手,於是得要去打疫苗(含狂犬疫苗需要再打五、六劑),接著整趟印度行程,每到新的城市第一件事就是去醫院續打疫苗…..(不過印度的醫療設備品質意外的不錯)。

Tip:安全不是可以開玩笑的,如果你的海外志工計畫沒有涵蓋保險,記得幫自己至少保個旅平險、海外醫療險;出國前做點功課,瞭解前往該國需要打的疫苗和準備的藥物、當地可能有的疾病、距離你當志工的機構最近的醫院等。

7.行程和工作內容變動大

大部分的網站資料上,寫的是大概的工作內容,而且很可能是你從沒接觸過的事,通常你要到了當地才真的瞭解自己要負責什麼樣的內容;時間的部分,也難以掌握。

除非你去的是很有規劃的大型組織,如果你去的是小型的非營利機構,或是像有機農場、一般家庭的志工換宿,大部分都不太有組織性和規範,工作內容也許很常調整;有時候,是因為服務項目本身就機動性強(像是靠天吃飯的農場)、地區交通不便(行程常延遲)、或設施不足(落後國家斷電是常有的事),每天都有不同的事發生。

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是一個歐洲女生,她到了一個農莊當志工,host在檔案上面寫每天工作5小時,但實際上,她天天工作12個小時,也很少有周末休息,完全被當成免費勞工,卻因為她身上錢不夠出去旅遊,而不敢吭聲。

Tip:就算是跟團,也不可能事情都會照著預料中進行,對於喜歡按表操課的人,學著「隨遇而安」,你的人生會快樂一點;如果內容真的不合理的,也別害怕去要求,或視情況提前離開,臨機應變很重要。

8.評價和心得文不一定是真的,至少不會是全貌、你也不一定有相同的體驗

評價和心得文有可能是造假的,這部分就不解釋了,我想強調的是,心得是很主觀的,每個人的體驗絕對都不同,就算是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別人口中好的亦或壞的,都沒有絕對;適合他的,不一定你會喜歡,他討厭的,也許你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而且,大部分的人偏好留下正面的評價,一是因為人在事後可能會美化經驗(至少我發現自己會這樣,在做某些志工工作的時候累得超想離開,但回家後就只記得好的那部分),二是因為很多人怕得到負面評價,就算是那種單向給該機構寫心得文的,有多少人會想當壞人寫他不滿意的那一面?老實說,除非是真的很差勁,我自己真的很少留下負面評價,傾向只寫好的那一面(比如說,host人很好,不過衛生習慣很差)。

Tip:看評價和心得文時,不要一昧的完全相信,至少,降低你的期待;看評價有個簡單小撇步:通常正反面都寫的心得文會比較真實,如果只有寫host人很好或是很籠統的評價,那可能工作內容不怎麼樣、環境有點糟之類的;當然如果有很多正面評價,至少不會太差勁,如果不是新的host,卻什麼評價都沒有,可能是有問題。

9.文化差異/語言不通有時讓人難以適應

很多人出國是為了「體驗」各國文化,體驗是很有趣沒錯,但當你們共住在同一屋簷下,它就不只是體驗了,而是紮紮實實的每日生活呀!

幾年前我第一次出國時,和很多台灣學生一樣,筆試時的英文比實際口說還要厲害的多,而且比較聽得懂美國腔調,剛好我第一個待的地方,都是母語英文的志工居多(紐西蘭、愛爾蘭等),我是唯一的亞洲志工,光是語言就是個挫折,還好大家滿願意為我放慢速度的,待久了之後就比較適應用英文聊天。

其他像是很多習慣上的差異,比如說,通常西方人講話很直接,在某些時候很讓人受不了;或是,都很會社交聊天,不過內心其實沒有很想和你做朋友(這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啦);還有那種很愛開趴、喝酒或是生活習慣很糟的,實在很可怕阿。

在歐洲的時候算還好,因為台灣接收了滿多西方的文化,多少有些心理建設,不過在印度社會企業作志工實習的時候,對我而言就是真正的文化衝擊了,旅行的時候覺得很新鮮,但真正每日一起共事工作時,才發現讓人痛苦的地方,像是,可能上司說的5分鐘,指的是明天;說要給你上傳的檔案,其實還沒準備好;看似答應你的事,他說OK只是代表聽到了….。

Tip:英文不好可以出國玩沒錯,但如果你真的想和其他人互動的話,那就是個問題了,更別提有些國家的人英文不好,建議出國前還是多練一些基本的當地語言和英文;放下你對各國的美好想像和期待,就像是你連台灣室友的生活習慣都受不了一樣,出了國有時候會更可怕呀。

10.很多時候你可能一無所獲(尤其是沒有明確目標的人)

這部分可能短期志工的感受不會那麼強烈,畢竟時間短,只是當個體驗。但如果是出去一年以上的,尤其若你沒有很明確的目標、工作內容和你的專長無關的,我遇到很多國際志工,回到家鄉後,也只能重新開始,甚至有點覺得浪費了一整年時間;就算它是和你的專長相關,或你真的在過程中學到了一些東西,很多時候它在你的國家不一定適用(就像是很多外派工作的人,出去就回不來了)。

網路文章通常都把國際志工講的很好,「一輩子難得的經驗」、「深度體驗當地文化」、「改變世界」等,這些都沒錯,但很少人提到:接著然後呢?

我20歲第一次的gap year回台後,真的有種:「啊,就這樣而已呀?」找第一份正職工作的時候,除了可以強調這段經驗相關的個人特質,實際上還真的什麼關聯都沒有;不只是國際志工,很多出國一陣子再回國的人,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接受自己實際上什麼都沒達成的現實,就連一些人在國外感受到的「簡單的快樂」,假期一結束就消失了。

Tip:出國前,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做好歸零的心理準備;收穫看個人,很多事情不一定是出國和當志工才能達到的,人生有很多種選項。

11.你很可能會看到不太美好的那一面,很多情緒得自己面對

旅行時本來意外狀況就多一點,除非你結伴同行,否則凡事都得獨立自己解決,情緒也是。而當志工,不論是純粹作交換食宿的志工,或是為了公益的國際志工,期待和想像都多了一點,會遇到的狀況也更多,承受的心理壓力也比較大。

也許你期待的是文化交流,而host卻只把你當免費勞工;也許你想要改善當地生活,卻遭受當地人欺騙;也許你以為大家都為了讓社會更美好而努力,卻發現原來那是組織賺錢的行銷手法;也許你對現實的認知不足,難以接受真正的黑暗和挑戰。

我曾經在Mother Teresa’s house,第一天當志工,中午就和著眼淚吃飯。因為我看見了現實的狀況有多糟糕,身邊全部是無家可歸的、有心理疾病的人,又剛好看見一個當地的志工甩了病人一巴掌,同時,那是個旅遊淡季,我是唯一的國際志工,也沒有人和我說明該怎麼做,種種複雜的思緒,至今我也無法言喻。

Tip:夢想的幻滅是成長的開始,很老掉牙但是真的,做好世界其實不太美好的心理準備;心情不好可以出去走走,或和其他志工聊聊,也許其他人也有同樣的感受,別把自己悶住了。

12.當志工兩周不會改變世界(一年也一樣)

想當初,我對社會企業、當志工、改善社會等字眼,充滿了美好想像,以為自己要去改變世界,但在實際參與社會服務、又到社會企業工作了幾年後,我才親身體會了當中的困難、掙扎和挑戰。

你對環境有熱情,但製造汙染的人永遠比環保的人還多,你該怎麼辦? 你想解決偏鄉問題,但偏鄉之所以偏鄉,就是有很多先天上的挑戰和資源不足,非營利組織的資源也不夠,你該怎麼辦? 你想改善貧窮,但發現連貧窮的人都沒有動力幫助自己,賺來的錢都拿去買菸買酒,你該怎麼辦?

沒有任何一個社會問題,可以在短短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內解決,這一切都得要靠長期不斷地行動才能累積的。雖然也許無法在短期間內改善社會,但我相信,你的參與會是個開始。

Tip:打破原本改變世界的美好想像,將志工服務視為對某個社會議題的初步了解,就算結束後,也盡量去參與相關的議題、甚至進一步做點什麼,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13.很多所謂的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不一定在解決社會問題

這是個很具爭議性的問題,我們平常看到的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真的有幫助到某個社會問題嗎? 甚至,是在製造問題?(可參考:問題背後的真正問題) 或像是有的機構,看似在做好事,但捐款都落到了別人的口袋。

Tip:若不只是想做志工交換,而是真正對改善社會有熱忱的人,建議在選擇服務的機構前,在網路上多做功課,一方面多瞭解該社會議題,另一方面,稍微調查一下該機構是否正派(如果是國外的,可以google關鍵字後面加scam之類的);在當志工的時候,多問問題、多觀察,不論是好的、不好的經歷,都會是種學習。

以上只是集結我個人的看法和經歷分享,其實大部分的經驗都是好的,希望別嚇跑人哈。只要你的目標明確、心理建設做好了,和一般短期旅遊、或國內志工相比,國際志工的確是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和體驗的,有任何其它問題的歡迎留言給我囉。

註:各國的簽證規定不一樣、也時常更改,出國前切記查好該國規定,辦好該辦的手續,以免觸法。像是英國,就算你是完全無償當志工,還是要申請志工簽證,別傻傻的以為可以免簽進去呀。


Also read:

【背包客旅行適合你嗎?】不要Couchsurfing的十大理由+沙發衝浪技巧

【旅行工具包】便宜環遊世界很簡單-交通篇

Gap year:如何用17萬旅遊歐洲一年&一個人旅行QA

【夢想的一百種方式】第一篇 只想要好好的過生活

【夢想的一百種方式】第二篇 重拾那個讓你專注的時刻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