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影評┃職場┃愛情】艾蜜莉在巴黎

平常我是一個完全不追劇的人,上一次認真追完一部劇大概是國小的時候了,因為大部分的劇都和《愛蜜莉在巴黎》一樣不太營養(倒是這幾年公視出了些很值得探討議題的片)。

前天睡不著的時候,看到這台灣排名第一的影集,又是我懷念的法國,就把它看完了。

衷心建議,這只是部顏值高的劇,講行銷的內容也很薄弱,你可以找其他更好的片來看。



但秉持著 #日更365天挑戰,每天都要有學習的態度,就算看到廢片也是要有學習。於是,從職場、感情和一些法國文化(多為刻板印象)的部分,寫下我的心得感想如下:

職場

雖然劇情很老套,但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很多與同事和主管相處的能夠借鏡的地方。

1.公司是拿來上班不是交朋友的

其實我並不太理解,艾蜜莉為什麼一直想要每個人都喜歡她,積極邀主管去party甚至去旅行,新官上任第一件事,應該是要趕快學會法文、把工作做好、摸清大家的關係。

這也許對台灣人而言很常見,但有很多歐洲國家,即使大家上班相處和諧,大多對隱私非常在意、也不太會分享自己的家務事,一下班就跑回家,或是去找朋友,並不太常有公司聚餐,或是和同事交心的狀況。

2.向上管理

對於一般上班族而言,如何向上管理,也就是和主管打好關係、進而幫助自己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這不代表就是要拍馬屁、阿諛奉承,而是要對症下藥。

比如說,有的主管喜歡說話快狠準,那你和他溝通的時候,就得要快速進入重點;有的主管好大喜功,那你就得懂得適時給他功勞、褒揚他;有的主管喜歡跟大家打成一片,那你就得學著和同事社交、和主管交朋友。

以艾蜜莉的情況來說,但她的主管很明顯不是愛跟下屬交朋友的類型,也不喜歡被管閒事,那些艾蜜莉以為的貼心,都只會被解讀成自以為是,這個時候她該做的,應該是好好找出來那些她真正可以加分的工作。

3.同理心

想像場景轉換,如果是艾蜜莉原本在美國的公司,來了一個完全不會講英文的法國妞,還從見面第一天就一副她要帶來法國的觀點和規矩,把公司好好重整一翻的態度,誰會鳥她呀?

不只是不同國籍需要同理心,就算同個國家的同事也是個性百百種,不同部門的人,思考邏輯也完全不同。通常都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有沒有辦法嘗試著去理解對方,找到共同目標或是雙贏的方法,好好合作。

這裡順便要幫法國人澄清一下,並不是法國人就很高傲、欺負人的,影片裏真的大多是刻板印象,當作看劇就好。以我之前去法國的經驗,恰恰相反,可能是他們看得出來我很努力融入,而且我有認真學過法文,反倒是有些法國人會很親切的用英文跟我解釋我可能聽不懂的地方。

4.不怕犯錯、勇於表現

這裡稱讚一下艾蜜莉,雖然她很多時候有點白目,不過她真的很積極地去找各種方法,就算是很敬畏的大人物,她也很勇敢的上前pitch,過程中別人也看得出她的熱情和努力,才能夠抓住各種機會。

另外,這部片的社群行銷非常粗淺,但看到很多自我行銷的部分。

雖然之前在旅途時,偶爾會遇到一些實在是自我膨脹過度的美國人,但也就是因為,他們總是充滿自信、勇於表達,比起一般台灣人溫和的個性,更有塑造個人品牌、行銷自己的優勢。

畢竟,若你不敢表現的話,究竟誰會看的到你呢?

愛情

除了顏值高以外,女主起初看似有原則,後面卻好像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或是乖乖女想要大解放),非常迅速的一個接著一個睡;男生們不是到處調情的,就是像男主一樣,欲拒還迎、曖昧不清。

渣男說到底,也是有人去慣出來的

就算是法國,還是也有專一的人,不是像電影演的那樣。與其說是文化,倒不如說是,我們總是會看到自己相信的世界
 
因為相信得不到自己真心渴望的那種愛情,於是像劇中的女主管一樣,屈就當人情婦,連不開心也無法直接說。


人生也是,我們只能得到相信自己值得、和盡力去爭取的。


嗨~我是嘉玲,剛給自己發起了一個 #日更365天挑戰,讓每天都多點好奇,每天都多點學習,每天都朝理想生活更邁進一步。

每天一篇,分享這七年來,在世界各地旅居、工作的所見所聞,在路上遇到的旅人、社會創新者、創業家們的故事,還有那些我為了達成自己理想生活的各種實驗與學習心得。

歡迎來我的IG和FB找我玩喔~
IG: jialing.life
FB:嘉玲的任性生活實驗室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個讚,你的留言&分享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喔💓

You might also like:

【夢想的一百種方式】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法國
【夢想的一百種方式】空調公司老闆斜槓搖滾歌手
【宮崎駿電影看人生】心之谷──在生命裡的每個階段,我們都只是個初心者

Similar Posts